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风采 >>
浓浓桑梓情 悠悠寸草心
浓浓桑梓情 悠悠寸草心
发布日期:2024-07-17
隋跃宇,男,1973年8月生,肇东市太平乡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土壤生态学博士,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海伦市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发生分类和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土壤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黑土资源保护与利用学会秘书长,《土壤与作物》编委,《中国土系志·吉林卷》主编。近日,为表彰隋跃宇教授对肇东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肇东市政府特授予其“肇东市荣誉市民”称号。
隋跃宇被授予“肇东市荣誉市民”称号
2023年,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隋跃宇新型肥料利用与土壤保护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的研究领域为土壤地理学和土壤生态学,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健康的土壤不仅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也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特别是针对东北黑土区这样的优质耕地,保护土壤资源、防止土壤退化显得尤为重要。工作室的科研成果,通过科学精准配比有机肥产品配方,成功地在北大荒集团、八五三农场、嫩江马铃薯基地、五大连池等地进行了示范试验。这些试验不仅显著提高了玉米、大豆和水稻的产量,而且为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新型肥料的研发和应用,是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关键措施,通过科学配比和使用新型肥料,可以有效解决黑土“变硬、变瘦、变薄”的问题,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从而实现黑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新型肥料的研发还有助于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隋跃宇及其团队的工作体现了“用养结合”的理念。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要追求产量的提高,还要注重土壤资源的保护和恢复。通过科学施肥、合理耕作等措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后代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隋跃宇教授在田间调查采样
除此之外,隋教授还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近20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并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国际土壤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追求科研事业的同时,隋跃宇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于公益事业。他关注土地、生态、资源、环保等问题,积极参与土壤保护与利用、自然与环境治理工作。他倡导科学精神,通过科普讲座和公益活动传播、普及土壤科学知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隋教授得知肇东市要打造黑龙江省最大肥业基地后,主动联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肥业专家江志阳和东北农业大学肥业专家代英杰,宣传肇东地域优势,推介肇东优良的营商环境,希望更多肥业企业落户肇东。